【乌拉特中旗两大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七月,全国首批规模性应用单机10兆瓦风电机组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50万千瓦灵活性绿色供电示范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安装50台单机10兆瓦风电机组及1座220千伏升压站。投产后,年均可输送绿电约18.35亿千瓦时,实现产值约3.8亿元、利税约2.1亿元。同月,国内首批规模性应用10兆瓦机组且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也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投资47.06亿元,建设150台单机10兆瓦风机、3座220千伏升压站及相关配套工程。该项目的并网,显著增强了地区能源保障能力,有力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双碳”目标落实,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国内单体规模最大陆上风电项目在乌拉特后旗并网发电】七月,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内蒙古能源乌拉特后旗100万千瓦风储基地保障性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总投资约33.18亿元,建设用地65.48公顷,建设内容包括安装100台10兆瓦风机及其配套工程,2座220千伏升压站及运行管理中心等配套设施。此次成功并网的10兆瓦风机,风机轮毂高度125米,叶轮直径达233米,扫风面积约42000平方米,相当于6个标准足球场。叶片采用高效翼型,采取防沙石设计,并运用新材料碳纤维等增强风机捕风能力,在相同风速下,可捕获更多风能,有效提升区域电力供应水平。风电场年发电量约34.84亿千瓦时,年可节约标准煤1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7万吨。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守护了北疆的绿水青山,还减轻了当地和临近地区的就业压力,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多赢局面。
【全国首个跨省区绿电直连项目获批实施】内蒙古、宁夏两个自治区首个新能源合作重点项目——国家电投铝电公司降碳增绿项目于七月获批实施,标志内蒙古自治区深化与周边省区能源专项合作步入新阶段。该项目新能源场址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建设新能源装机规模300万千瓦,通过专线接入宁夏宁东铝业和青铜峡铝业,是全国首个跨省区绿电直连项目。主要实现西部地区电力向中东部地区输送,尚无短距离跨省区“点对点”绿电直连先例。该项目创新推出短距离跨省区新能源“点对点”直供模式,通过内蒙古新能源与宁夏负荷匹配,实现两个自治区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丰富了国内跨省区新能源外送模式,为省区间电力互补互济、拓宽新能源消纳渠道提供新的思路和样本。
【我区首个百万千瓦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开工】七月初,乌兰察布旗下营500千伏变电站105万千瓦/63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项目开工。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百万千瓦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发挥压缩空气储能安全性高、储能时间长、转换效率高的特点,有效契合蒙西电网运行特征,显著提升乌兰察布地区的新能源消纳能力,有效提高蒙西电网东部区域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球最大零碳氢氨项目在内蒙古投产】全球最大零碳氢氨项目——远景零碳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投产仪式于七月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举行。绿氨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清洁能源载体,在钢铁、化工、发电、航运等行业的降碳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投产的项目是全球首个商业化运营的绿色氢氨工程。项目通过自建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站产生绿色电力,大规模制备高纯度绿氢;绿氢再与氮气在新型合成塔内催化反应,最终产出零碳的“绿氨”。
【呼伦贝尔市首个独立储能电站在阿荣旗开工建设】七月初,总投资25亿元的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网侧构网型储能站项目在阿荣旗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呼伦贝尔市唯一的独立储能项目,也是阿荣旗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重点项目。阿荣旗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批符合产业导向、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落地实施,为该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是呼伦贝尔市唯一独立储能项目,建成后每年调峰收益可达4亿元,带动地方税收超1亿元,配置于主网节点500千伏阿荣旗变电站,凭借核心区位优势,有力支撑蒙东电网调节。它不仅拓展了电网消纳空间,大幅提升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能力,更为阿荣旗新能源产业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阿拉善产业对接大会签约1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3.7亿元】七月初,“链”上阿拉善·“核”聚新绿能——阿拉善产业对接大会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召开。本次大会由阿拉善盟与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邀请来自科研院所和风光发电、装备制造、绿电消纳等领域的60余家企业,搭建起地企合作共赢的坚实桥梁。会上,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阿拉善右旗人民政府、额济纳旗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广核(内蒙古)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西安隆基清洁能源、宁夏宝丰储能投资等企业签约,共计15个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计划总投资123.7亿元。项目涵盖风电装备制造、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制造以及风光制氢一体化、绿电甲醇等领域。本次产业对接大会,聚焦新能源赛道,积极探索“龙头引领+链式招商”的新模式,成功实现了“引进一个龙头,激活一条产业链”的突破性成果。
【“银线”飞架连中蒙 策克口岸110千伏对蒙输电工程建成投运】7月18日,策克口岸110千伏对蒙输电工程正式投运,一条横跨中蒙的“电力丝路”在大漠深处架起,为两国共赢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历时三个多月建设的这条镶嵌在戈壁上的“电力丝路”,是内蒙古自治区重大项目之一,也是内蒙古首条110千伏对蒙输电线路,由阿拉善盟境内19.5公里线路与蒙古国境内40.8公里线路共同构成。它不仅让内蒙古电力集团蒙西电网对蒙供电通道增至9条,更让阿拉善盟作为中蒙能源合作前沿的纽带作用愈发凸显。工程的建成,不仅满足了蒙古国那林苏海图地区的电力刚需,也赋能策克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深化中蒙能源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德岭山500千伏变电站电网侧储能项目有序推进】七月,乌拉特中旗德岭山500千伏变电站电网侧储能项目区工人们抢抓施工黄金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优质高效完成。该项目属于自治区第一批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总投资3.8亿元,位于德岭山镇境内,由巴能(乌拉特中旗)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拟建设容量为100兆瓦/400兆瓦时储能系统,配套220千瓦升压站一座,本期储能通过35千瓦集电线路接入升压站35千瓦侧,升压站通过1回220千瓦线路接入德岭山500千瓦变电站220千瓦侧,线路路径长度约0.5公里,采用电缆敷设型式。项目投运后,将显著提升乌拉特中旗新能源消纳能力,缓解新能源出力受阻问题。
【蒙西至京津冀±800千伏高压输电工程获得核准】七月,蒙西至京津冀±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蒙西至京津冀工程)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工程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将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360亿千瓦时的绿电打捆输送到京津冀地区。蒙西至京津冀工程是内蒙古首条获批的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是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三交九直”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内蒙古扎实推动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建设的样板工程。该工程起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北部达拉特换流站,途经山西省,止于河北省沧州换流站,全长669公里,动态投资171.78亿元。
【蒙东最大重卡充电站投入运行】7月13日,位于敖汉旗四家子镇的赤峰对接锦州港进出口贸易关键电动重卡货运枢纽——晟联新能源公司充电站扩建项目投入运行,这是蒙东地区最大的电动重卡充电站。国网赤峰供电公司实施专项配套电网工程,升级区域电网,变电站新增主变压器提前28天完工投运,有效保障了充电设施建设进度。该充电站共有充电桩30个,在充足电力保障下,日均可为290辆电动重卡提供高效充电服务,预计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3515吨,减排二氧化碳10882吨。
【内蒙古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项目并网发电】七月,乌兰察布中金数据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产供电,进入运营阶段,标志着内蒙古建成国内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项目。该项目符合国家绿电直连总体发展思路,依托乌兰察布市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算力中心用电负荷,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建设。新能源场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建设风电装机20万千瓦、光伏装机10万千瓦。新能源全容量并网后,该项目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将达到38.7%,并创新采用智能调控系统将风电、光伏、储能、算力中心有机结合,实现了“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控制,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23万吨、减少碳排放56.7万吨,为全区后续绿电直连项目建设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新样板。
【鄂尔多斯市最大火电灵活性改造风电项目并网成功】自治区重点项目——鄂尔多斯市火电灵活性改造风电项目于七月成功并网,项目有效推动区域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提升,助力电网绿色低碳转型。该项目位于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是鄂尔多斯市最大的火电灵活性改造风电项目,项目由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3.2亿元,装机规模270兆瓦,共建设33台单机容量6.7兆瓦、6台单机容量7.0兆瓦和1台单机容量6.9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6.55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19.0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9.3万吨。
【“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点位项目在赤峰启动】7月25日,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专项“电加热熔盐系统优化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在赤峰市启动。该项目由阿鲁科尔沁旗众泰新能源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内蒙古工业大学等8家单位共同实施,围绕电加热熔盐储热系统优化配置、系统建模仿真、电加热器系统结构、加热功率灵活精准调控及安全预警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致力于解决弱电网乃至离网场景下高比例风电和光伏的消纳难题,实现电加热储热系统全额全功率响应新能源的发电波动,保障被加热熔盐出口温度的稳定性,使风电和光伏实现100%消纳,为工业用户提供清洁廉价的绿色热力供应。项目实施将对促进自治区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和高能耗工业用户用能绿色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投资16.9亿元建成三项新能源送出工程 科右中旗百万千瓦风储基地外送通道打通】七月初,蒙东地区三项新能源送出工程全面建成。这标志着,内蒙古科右中旗百万千瓦风储基地的外送通道成功打通,每年将汇集36亿度新能源电量,除部分本地使用外,均通过特高压电网送至华东地区,可节约标煤90多万吨,减排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约320万吨。这三项工程分别是:桃合木500千伏新能源汇集输变电工程、蒙东铝都-平川500千伏线路工程、蒙东兴安蒙能右中新能源百万千瓦风储基地220千伏送出工程。三项工程总投资16.9亿元,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架设500千伏输电线路355公里、220千伏输电线路116.9公里,组立输电铁塔1157基。三项工程在政企高效推进下,将进一步把蒙东清洁能源外送至全国用电大省,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服务内蒙古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
信息来源:新华社、赤峰市科技局、内蒙古日报、巴彦淖尔日报、阿拉善日报、鄂尔多斯日报、赤峰日报、呼伦贝尔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