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首个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成功并网】自治区首个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内蒙古(乌兰察布)化德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于近日成功并网,标志着自治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该储能电站是国家重点示范项目,也是自治区首批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之一,由三峡新能源投资建设,清华大学与佑赛科技等单位联合承建。项目设计规模为60兆瓦/240兆瓦时,依托清华大学和佑赛科技的领先技术,实现了关键核心设备100%国产化,在工艺方案、关键装备、储气形式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三大全球首创技术攻关:研发了全球首套宽滑压的压储技术工艺,研制了首套适应高寒地区的压储主机装备,突破了地上储气库和地下人工硐室联合运行的储气形式。据悉,项目现已申请发明专利近百项,多项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压缩空气储能是除抽水蓄能之外最成熟的物理储能技术之一,具备高安全、大容量、长寿命、低成本等优势。它自带转动惯量且具备调相能力,天然具有构网功能,是新能源大规模消纳的最佳选择,也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锡林郭勒盟蒙能250万千瓦保障性新能源项目接网送电】锡林郭勒盟蒙能250万千瓦保障性新能源项目220千伏接网工程成功投运。自此,内蒙古电网锡林郭勒地区新能源装机总量突破1000万千瓦。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度新能源责任状项目,也是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供电公司目前服务装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项目。项目位于二连浩特市和苏尼特右旗境内,总投资8556万元,扩建220千伏出线间隔1回,架设220千伏输电线路49公里,组立铁塔145基。该项目是二连浩特口岸绿色供电灵活性应用项目(风电部分)、二连浩特蒙能智汇锡西电网风储基地项目(风电部分)等项目接入系统线路的工程,有利于提高各类能源互补协调能力,实现清洁能源的配置。该项目的建成将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立新功,对促进二连浩特口岸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标志着锡林郭勒盟又一条清洁能源消纳外送通道被打通。
【鄂尔多斯市一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由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新能源项目子项目三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新能源项目于2022年6月入选国家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场址位于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电厂周边集中连片区域,以采煤沉陷区和待采区为主,其中子项目三规划建设100万千瓦光伏项目,项目总投资40亿元,占地面积2.7万亩。项目于2023年5月2日开工建设,于2024年6月29日首次并网发电。该项目的全容量并网发电,每年可输送绿电18.5亿千瓦时,可满足66万户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9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83吨、烟尘排放量40吨,将进一步优化当地能源结构,实现节能降碳减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苏尼特右旗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在内蒙古能源(简称蒙能)苏尼特右旗100万千瓦卓拉风电场,随着合闸、设备的正常起运,苏尼特右旗首个百万千瓦级风力发电项目实现成功并网,从开工到并网仅用7个月时间。蒙能苏尼特右旗100万千瓦风储项目总工乔永刚表示,项目的成功并网,标志着该旗新能源重点建设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对进一步推动自治区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自治区能源结构转型、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也是自治区级重点工程,全容量并网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9.9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90万吨。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内蒙古日报、鄂尔多斯日报、锡林郭勒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