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能源集团12个重大能源项目集中开工】12月17日,内蒙古能源集团2024年冬季千万千瓦重大能源项目开工动员大会在石拐区举行,全面发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总攻势。本次开工的12个重大能源项目有赤峰市巴林左旗100万千瓦、兴安盟科右中旗100万千瓦等10个新能源项目和包头喜桂图、呼市金山四期2个绿色大型火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034万千瓦,总投资300亿元,分布于自治区9个盟市。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完成发电量近300亿千瓦时,创造就业岗位700多个,减排二氧化碳1600多万吨,节约标煤500多万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据介绍,这也是继内蒙古能源集团2023年670万千瓦、2024年上半年2000多万千瓦新建项目之后又一批开工建设的重大能源项目。
【全区首个跨盟市合作保障性新能源项目——200万千瓦“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在阿拉善高新区开工】200万千瓦“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在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工建设。该项目是自治区首个跨盟市合作保障性新能源项目,也是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的2024年冬季千万千瓦重大能源项目之一。200万千瓦“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位于阿拉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距乌海市区约33公里,占地面积约6000公顷,总投资79.24亿元。项目规划建设容量为20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规模为30万千瓦、光伏建设容量为170万千瓦,同时配套构网型储能30万千瓦/60万千瓦时,风电年均发电量为707172兆瓦时,光伏年均发电量为3477204.18兆瓦时,计划2025年底投入运行。该项目是新形势下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重要尝试,将我盟资源优势与乌海市用能需求有机结合,实现资源要素跨区域优化配置,全力推进地区间能源产业协同发展。与传统煤电项目相比,200万千瓦“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采取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治沙改土相结合的方式,建成后能够修复治理沙漠8.7万亩,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390万吨,对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2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并网】12月16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2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并网。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2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于8月28日开工建设,对祥泰500千伏变电站原有单回220千伏退役间隔进行了改造,更换了间隔内电流互感器、导线、2套线路保护装置,是200万千瓦项目的唯一电源点,通过新能源场区2座升压站汇集的200万光伏接入蒙西电网进行消纳。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2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76.76亿元,分两期实施,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式,共设303个分区,新建2座220千伏升压站。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固沙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光伏+生态治理一体设计、同步实施。项目并网发电后,年均上网电量16.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4.8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38万吨。
【苏尼特左旗泰富150兆瓦/3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12月22日,220千伏蒙深楚鲁图共享储能电站工程启动调试结束,内蒙古能源集团苏尼特左旗泰富150兆瓦/3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作为内蒙古能源集团锡林郭勒盟特高压二期重点配套项目,苏尼特左旗泰富150兆瓦/3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配备高效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和电池舱,可根据调度需求进行充放电工作,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充电宝”,能够进一步调节能源供需平衡,降低弃风弃光造成的能源浪费,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稳定性的同时,有效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和外送新能源电量,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该项目投运后,按照年调用330次(660小时),可实现年平均调用电量约75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5万吨。
【阿拉善盟200万千瓦“沙戈荒”光伏项目并网发电】12月18日,继光伏发电一期100万千瓦项目并网发电后,内蒙古华电腾格里光伏发电二期100万千瓦项目也实现并网发电。这是自治区4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中首个实现200万千瓦容量并网发电的工程,也是首个当年开工并实现投产的“沙戈荒”项目。该基地光伏发电一期100万千瓦、二期100万千瓦项目分别于今年3月、6月开工建设。10月31日,光伏发电一期100万千瓦项目完成并网发电,目前已累计发电12140万千瓦时。二期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7亿千瓦时,可满足5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每年产生的绿色电能,相当于节约标煤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6万吨。项目将开发建设光伏发电与防沙治沙相结合,因地制宜采用“光伏+治沙”模式,通过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在治理沙地的同时促进节能降耗,并依托腾格里沙漠土地资源、风光资源,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实现高效发电率,切实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提升。防沙治沙采取三级防控措施。一级是在光伏场区外围设置防风阻沙带,迎风向设置200米宽度阻沙带,背风向设置50米阻沙带;二级是在场内道路两侧设置草方格及栽种植物,防风阻沙;三级采用光伏板间种植及科创PLA技术,利用低成本、易操作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材料制成的沙袋,设置沙障,促进植物生长。
【金风科技兴安盟风电耦合制 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有序推进】金风科技兴安盟风电耦合制 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于2024年在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超1800亩。该项目创新应用风—氢—储—生物质多能协同耦合技术,打通了新能源制氢向化工行业的发展通道。建成投产后,将依托200万千瓦风电制氢及生物质秸秆碳源,年合成绿色甲醇50万吨,为国际航运供给绿色燃料。截至目前,该项目土建基础工程基本完成,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投产。于2024年在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超1800亩。该项目创新应用风—氢—储—生物质多能协同耦合技术,打通了新能源制氢向化工行业的发展通道。建成投产后,将依托200万千瓦风电制氢及生物质秸秆碳源,年合成绿色甲醇50万吨,为国际航运供给绿色燃料。截至目前,该项目土建基础工程基本完成,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投产。
【扎鲁特—山东青州特高压外送电量破2千亿度 相当于2亿居民1年生活用电量】截至11月26日,扎鲁特—山东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跨省外送电量达2138.87亿度,这一电量相当于2亿居民1年的生活用电量。扎鲁特—山东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境内,是我国东北地区首条特高压线路。作为国家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通辽市青格洱新能源有限公司道老杜风电场,共建设安装风电机组112台,单日最高发电量773.44万度,所发电量通过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输送至山东电网消纳。道老杜风电场2023年12月14日全容量投产并网发电,截至2024年10月底,年度累计发电突破7亿度大关,相当于减少消耗标准煤9.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6.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3万吨,减排氮氧化物1.15万吨。扎鲁特—山东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17年12月31日正式投运,是国家电网公司第18个特高压工程,起自通辽市扎鲁特换流站,止于山东省潍坊市广固换流站,工程直流线路全长1234千米,每年可向华北地区输送电量550亿度,大幅提升了内蒙古的电力外送能力和山东等地的电力保障能力,切实把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能源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内蒙古日报、阿拉善日报、巴彦淖尔日报、锡林郭勒日报、兴安日报